上帝的金字塔。
我在別人的網誌中,看到作者拿這句話來形容聖米歇爾山。
真是形容的恰到好處。
聖米歇爾山位於法國的北邊,諾曼地區一帶沿海。
西元八世紀,先有修士在島的最高處開始建築修道院。
西元九世紀時,百姓開始在修道院下建築避難所,猶如小鎮一般。
十三世紀時,另有修士在島的北側建築一些額外的建物,當然也包含另一座修道院。
而後十五、十六世紀,又有許多不同的修士,在島的週邊延地形建造其他的建物。
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期,因為教會、修士不支持當時的政權,
於是修士們被趕出修道院,聖米歇爾山也成了監獄,關了許多囚犯。
歷經了戰爭、火災、甚至一度成為監獄的聖米歇爾山,
直到十九世紀,法國終於將其列為古蹟,並且開始修復。
整體來說,城堡的最下圈是商店、餐廳,然後旅館。
不過旅館是隨著山坡建成的,所以有些旅館的入口是隱身在樓梯中喔!!
沿著步道向上走,可以看到通往各處的指標,主要還是圍繞著城牆和幾個高塔行走。
如果站在塔上,可以將底下的美景一覽無遺呢。
(忘記這是哪一個塔 照下去怎麼只有退潮後的溼地...)
再向上走,會走到一個像是博物館入口的地方,(有點像故宮博物院那樣)
爬上幾層樓梯後才知道,原來最頂端的修道院本體是從這裡開始參觀,並且要額外收費的。
沒記錯的話似乎是8歐元一個人(其實記不太得金額了)。
每天固定時段有免費的英文和法文的導覽解說,或是可以租借"隨身聽",
一樣有分英文和法文版本,價錢忘記了,但是我記得有點貴,只是解說的很詳盡就是!!
進入修道院後,有好多上上下下繞來繞去的樓梯與廳房,
一邊參觀一邊覺得,這真的是太厲害了!!!
有蓄水池、飯廳、迴廊、讀書的地方、大小chapel堂...
柱子上都充滿著華麗的雕刻,以完美的尺寸比例存在著。
出了城堡後發現,原來城堡的"外面"也是可以參觀的。
沿著城牆外走一圈,可以看到聖米歇爾山外圍的樣子。
只是那邊都是漲退潮的溼地,很容易把鞋子弄髒喔。
最後,這麼美麗的地方的黃昏與夜景,一樣美不勝收。
天空漸漸從藍變橘再變紫,最後進入繁星點綴的暗藍色。
坐在城牆上看著夕陽與遠處的樹木所形成的美景,要不是冷風吹來讓人打了哆嗦,
還真會覺得眼前只是一幅畫呢!!
夜晚的寂靜,讓人不禁想躺在步道上數星星。
當然我是沒有這樣做啦,因為我是秋末前往的,那時候聖米歇爾山的夜晚溫度,
大約只有10度上下,所以趕緊拍完美麗的照片,躲回房間裡吹暖氣了!!
如果有機會的話,
我還是想再去一次聖米歇爾山,
因為第一次去的時候,還停留在極度驚嘆的情緒中,
好多地方沒有拍到照片,也沒有仔細去了解「這個廳房是做什麼用的」、「那個廳房的特色是什麼」
一年後的今天還深植在我腦海裡的,
除了極度驚嘆的情緒以外,大概只剩10度的低溫吧
地理資訊:聖米歇爾山位於諾曼地區域,是法國的西北邊,巴黎的西方。
附近的兩個大城市為CAEN(聖米歇爾山東北邊)
及RENNES(聖米歇爾山南邊)。